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一指导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建设汽车强国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全面推进汽车强国建设,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劲动力。
-
关键词一:财税体制改革
原文: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解读:2014年以来,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财政支出和税制结构,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生诸多新变化,也为财税体制带来新的挑战。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本次会议《决定》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近期,中央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表明,完善税收制度是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包括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地方税体系等重点任务。
我国汽车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引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会议《决定》为进一步推动汽车税制优化提供了契机。为此,应持续关注中央针对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部署,结合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我国汽车税收政策现状,前瞻研究汽车电动化加速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如何引导产业低碳化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何引导形成稳消费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助力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
-
关键词二:新质生产力
原文: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解读: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2024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开辟了新赛道、塑造了新动能、形成了新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引擎。
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重点方向: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融合创新;二是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明确商业路径和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三是强化资源保障,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人力资源、数据、以及现代金融等其他要素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整体,加快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释放数据要素驱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潜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三:科技创新
原文: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解读:李强总理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时指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深化拓展开放合作,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更好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
加快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一是供给端以产业化为导向,加大自动驾驶、全固态电池等前瞻和基础技术攻关。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支持重点企业自主开展车用操作系统、芯片以及计算平台等核心前瞻基础技术研发。二是需求端以商业化应用驱动科技创新。如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应用等工作,完善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的政策环境,进一步释放自动驾驶市场应用需求。三是增加科技创新要素保障能力。通过政府引导,优化资金配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自动驾驶科技创新领域。同时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和退出机制,降低企业创新投入的风险和成本。
-
关键词四:扩大国际合作
原文: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解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水平开放是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中国汽车企业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抱团出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升海外竞争力。一是扩大市场准入。国外汽车企业加快进入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加剧市场竞争。二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如完善出口管理政策、简化出口审批流程,促进汽车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三是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如落实汽车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简化审批流程。四是优化产业链布局。对外开放有助于中国车企优化国际产业链布局,在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等环节高效灵活配置全球资源。五是“一带一路”机制完善。在基础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市场拓展等领域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协同发展机遇,促进中国汽车品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
-
关键词五:扩大内需
原文: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面对新的国际环境,我们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不断拓展我国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内需潜力大,内部可循环,只要办好自己的事,就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行稳致远。
解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促进汽车消费对提振内需消费、稳定工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汽车市场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增长乏力。
持续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一是汽车购买方面,鼓励限购城市逐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支持地方增强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加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力度。二是流通和使用方面,全面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持续落实好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优化跨地区登记管理,破除各类隐形障碍。持续优化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能力及布局,鼓励车网互动、光储充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三是地方保护方面,不断加强地方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等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
关键词六:绿色低碳
原文:全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解读:2022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汽车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12月,《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发布,明确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提出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及措施建议。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仍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制约。国内方面,我国政策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际方面,发达国家正在以碳为核心构筑新的竞争门槛与贸易壁垒,欧盟已明确于2026年开征碳边境调节税,未来不排除将汽车相关产品纳入征收范围的可能性,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在研究制定与碳关税相关的方案,我国亟需加强与国际相关标准法规的协调互认工作。加快推进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标准体系,完善低碳车辆推广应用环境,推动车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汽车产业绿色低碳竞争优势。